五千年前,杜康和黃帝聯(lián)手干了一件大事······
眾所周知,中國杯酒是由杜康發(fā)明的。
相傳在黃帝時期,杜康為了把收好的糧食儲存好,結(jié)果竟然把糧食釀成了酒,隨著后人的不斷傳承,已然成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個東西。
杜康是哪個朝代的人
杜康,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“釀酒始祖”, 民間有多種傳說,漢《說文解字》載杜康始作秫酒。又名少康,夏朝國君,又有黃帝大臣、夏代國君、以及漢代杜康之說。
因杜康善釀酒,后世將杜康尊為酒神,制酒業(yè)則奉杜康為祖師爺??追f達疏引漢應劭《世本》:“杜康造酒,”后世因以“杜康”借指酒。
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的來歷
此句出自曹操的《短歌行》,該詩抒發(fā)了曹操壯懷激烈的心境?!岸趴怠眰髡f是酒的,后作為美酒代稱,“靠什么排解解憂憤,只有美酒?!?/p>
杜康酒的故事
黃帝建立部落聯(lián)盟后,經(jīng)過神農(nóng)氏嘗百草,辨五谷,開始耕地種糧食。
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(chǎn)糧食,杜康很負責任。由于土地肥沃,風調(diào)雨順,連年豐收,糧食越打越多,那時候由于沒有倉庫,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,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里,時間一長,因山洞里潮濕,糧食全霉壞了。
黃帝知道這件事,非常生氣,下令把杜康撤職,只讓他當糧食保管。
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(chǎn)的大臣,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,心里十分難過,并且暗自下決心: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。
后來杜康找到一處佳地。一縷清泉在兩山間潺潺而瀉,溪流兩側(cè)長滿桑樹,桑樹高大豐碩,棵棵都粗如牛腹。溪邊有一塊兩人高的嶙峋巨石,上面刻寫著三個大字:“空桑澗”。
杜康率領(lǐng)數(shù)十工匠來到空桑澗,把所有桑樹開出洞口,擴鑿洞內(nèi)空間,然后把糧食放入洞內(nèi)。了樹洞的糧食免遭風吹雨淋,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發(fā)霉變質(zhì)了。
后來的某一天,杜康前來巡查,眼前的景像令他大吃一驚。原本靜謐幽深的空桑澗成了動物的樂園,出現(xiàn)了數(shù)十只野豬、山羊、野鹿,都圍著裝糧食的桑樹干舔食著什么。
見到杜康到來,野獸四下逃散,奇怪的是眾獸跑起來全都踉踉蹌蹌,那幾只野豬對杜康到來毫不理會,依然流著涎水酣睡。
杜康頻頻扇動鼻翼,循著香氣來到一棵裝有糧食的桑樹前,發(fā)現(xiàn)香氣來自樹干滲出的液體。那液體晶瑩剔透,如玉如珠而出,珠珠相連成絲成流緩緩而瀉,融入澗水。
原來裝糧食的樹洞,已裂開一條縫子,里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,山羊、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。
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,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,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。味道雖然有些辛辣,但卻特別醇美。他越嘗越想嘗,最后一連喝了幾口。
這一喝不要緊,霎時,只覺得天旋地轉(zhuǎn),剛向前走了兩步,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。不知過了多長時間,當他醒來時,只見原來捆綁的兩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,另一只正在掙扎。
他翻起身來,只覺得精神飽滿,渾身是勁,一不小心,就把正在掙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。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,將樹洞里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。
回來后,杜康把看到的情況,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,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嘗,大家都覺得很奇怪。
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,有的人卻不同意,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了,被降了職,現(xiàn)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里,變成了水。黃帝如果知道了,不殺他的頭,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。
杜康聽后卻不慌不忙地對大伙說:“事到如今,不論是好是壞,都不能瞞著黃帝?!闭f著,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。
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,又仔細品嘗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,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。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一種元氣,并非毒水。
黃帝沒有責備杜康,命他繼續(xù)觀察,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。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。
倉頡隨口道 :“此水味香而醇,飲而得神?!闭f完便造了一個“酒”字。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字取得好。
從這以后,我國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(yè)開始出現(xiàn)了。后世人為了紀念杜康,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。